18年来,KAB创业教育项目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政策、服务青年成长的重要举措之一,积极发挥服务青年、培养人才......【详细】
首页>>活动

“疫情后的大学生创业机遇”主题活动在哈尔滨举办

作者:杨柳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12月15日

小微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强大韧性的重要体现,疫后发展有哪些新的变化?青年创客如何顺势拓新局?6月25日,“疫情后的大学生创业机遇”主题活动在哈尔滨举办。与会创业教育专家、创业青年代表认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依靠创新驱动、数字化发展,将成为小微企业“决胜未来”的关键。

“去年上半年,线下展览行业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深圳星寻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雪莹谈到,虽然线下业务暂停,但公司适时加强了数字技术研发的“内功”。就在那段时间,他们研发、打造了数字艺术平台,开启线上展览新模块,为企业提供展馆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希望让数字普及运用到更多场景体验中”。

沈阳言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孙兆舆也意识到了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行业的重要性。“在河道、湖泊等天然水体监测上,数字技术应用大有可为。”他分享说,疫情使得水文行业数字化升级进程提前了3-5年,“疫情期间,因为数据量需求的大幅提升,我们从使用公有云,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私有云的打造,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如今,辽宁省14个地级市在使用我们研发的水利监测平台,2020年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

活动现场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20年的7.8%上升到2025年的10%,意味着未来五年将是中国数字化“黄金五年”。数字化技术浪潮正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推动每个小微企业加速技术创新发展。

天眼查组织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超过5200家互联网医疗相关企业,新增1.8万家生鲜电商相关企业,网络营销直播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新增超1.3万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近6倍。“消费行为的改变倒逼产业链创新,众多崭新的热门赛道正在成为疫情后的创业新机遇”。

对此,东北石油大学教授宋要武谈到,创业青年要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保持大格局,“尽管疫情带来冲击,但也要从中看到国与国之间、科学与艺术之间、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不断融合,以此来开发新需求,构建新市场”。

宋要武建议,创业青年需要聚焦本地或者本领域的核心资源,比如,生态大省黑龙江,需要关注八大领域,即农业食品、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环保、定制旅游、健康体育、先进制造和咨询业务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为小微企业释放了更多机遇。曾梦想成为科技领域的“超人”,90后创业青年王维晨在东北农业大学读研期间,成功研发了“超级蚯蚓”项目,最终得到的高活性黄腐酸肥料产品可使玉米增产14%,使番茄增产30%。这一次,聚焦碳中和,王维晨所在的深圳市金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目标锁定在了秸秆焚烧上。“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我们把这些资源加以利用可以创造更多价值。通过我们的技术,秸秆不仅不会产生二氧化碳,还能够提取新的环保材料”。

活动举办方中国青年报社、KAB全国推广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关注新冠疫情背景下创新驱动与企业竞争力提升,发掘推动企业发展的硬核动力,是举办此次活动的出发点。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生产需求持续恢复、新兴动能培育壮大、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发展韧劲持续显现。作为中国经济强大韧性的重要体现,小微企业也从疫情初期面临的“困难模式”切换到了如今创新驱动的“升级模式”。

同时,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国青年报社、KAB全国推广办公室、青创头条客户端与天眼查将联合编写《青年创业城市活力指数(2021)》,持续解析青年创业人群的难点、痛点,以及创业环境和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而服务青年创业全过程。

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副书记陆一平指出,青年人思想活跃、敢打敢拼,蕴含巨大创业潜能,“希望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大环境中善于寻找机遇,懂得抓住机遇,勇立时代桥头,创造新优势,打造新动能”。

在之前举办的“青年创业城市活力指数”专题研讨会上,知名创业教育专家李家华认为,能不能创造更高质量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服务,将是创业青年需要在城市里寻找和解决的新痛点。“城市是商机、资源和团队等的资源库,是很好的创业沃土,但由于太多人汇集而出现激烈竞争,创业青年需要在城市聚焦创业细分市场,发挥所长”。

温州大学创业学院院长施永川提出,城市发展、高校发展和人才储备正相关,建立好的城市创业生态,不仅可以让创业青年受益,也能够促进城市快速高质量发展。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葛建新说,“希望更多年轻人倾听自己的内心、来到自己喜欢的城市创建自己喜欢的事业”。

本活动由中国青年报社、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和天眼查共同主办。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和青创头条客户端进行了全程直播,来自全国高校近20万名师生在线观看。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

【责任编辑:魏和平】